东海神庙遗址位于莱州市永安街道海庙姜家村西。
东海神庙的历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。从唐代开始,历代均于莱州的东海神庙对东海进行祭祀。唐代之前的祭祀东海的仪式, 最初是在会稽,于莱州最早的祭海活动是在天宝十年。《唐会要》:“天宝十载……祭东海广德王于莱州界,祭南海广利王于广州界……”。
东海神庙的规模大备,始于北宋的开宝年间。相传宋太祖落难之时,曾至东海神庙,遂发大愿……。 及其即位后遣使至莱州祭祀东海,大修东海神庙。其后千余年间,历代祭祀东海的仪式均在此进行。由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, 东海神庙屡圯屡修,从有记载的第一次大修,即北宋开宝年间,其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,东海神庙每当遭受自然损毁和人为损毁的时候, 朝廷都会进行大规模的修葺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元、明、清三代,对东海神庙的大修就有几十次,明代毛纪的《海庙集》里载有宋、元、 明多次复修的碑记。
经历代拓修,至民国时期,东海神庙已经具有东西两跨院、前后各三进的院落规模,总占地面积约40亩。主体建筑有海庙大殿、 寝庙(娘娘庙)、钟鼓楼、御碑亭、康熙御书“海天浴日”石坊、乾隆御书“万派朝宗”石坊、望海楼(蠡勺亭)、诸神小祠、道官厅、 察院以及厨寮、僧道用房等。所建房屋俱重檐累拱,五彩绘画,壮丽肃然。再加上院内及院外种植着大量的松、柏、槐、桧等,可谓古树 林立,荫天蔽日,其规制宏大,轮奂精工,巍然杰立于东海之上。其正殿的海庙画壁是久负盛名的古代“掖县八景”之一。
1946年秋当地军民为防止敌人安据点拆毁。“文革”中遗碑又多遭破坏被砸。今遗有坊座、石狮、残墙、土垣、土台、房基、 残碑、碑首、龟趺、柱础、砖瓦等建筑残件。2012年,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从残存的碑刻碎块中发现明代首辅毛纪的《观海》诗歌题刻残块。
2002年12月,公布为莱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2011年,公布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信息来源:莱州市博物馆
点击浏览图片